看!科左中旗撂荒地上好“光”景
如何盘活撂荒地,让撂荒地“生金”?
在撂荒地上建光伏场,用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育苗……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给出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板。
(国家电投花吐古拉镇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铺设好的光伏蓝板)
花吐古拉镇位于科左中旗西南部。2021年,作为通辽市首批乡村振兴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国家电投花吐古拉镇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在这里开发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3227万元,共建设11MWp分布光伏、8MW风电及4.968MWp户用分布式光伏。
(花吐古拉镇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光伏公园核心区)
金秋时节,走进花吐古拉嘎查,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种植的荞麦生机勃勃、丰收在望。
花吐古拉镇花吐古拉嘎查副主任陈领兄介绍说:“因为土质原因,这片地一直没人种,闲置了很多年。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租让我们村120多亩土地,村里每年能得到10.275万元的收益。这笔钱可以作为乡村振兴基金,改善村容村貌”。
“光伏板下的那片荞麦是村民们种的。这里的光伏场地建好后,我们对光伏板下的盐碱地进行了土壤改良,改良后的土地无偿给村民使用。同时,我们还计划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作物种植专家,为农牧民传授种植技术,实现‘农光互补’。”通辽发电厂副总经济师屈年兴介绍道。
沿着花吐古拉镇政府北侧场地的红色主题文化广场一路走,看到花吐古拉嘎查集体养殖合作社的牛棚外一头头牛正在“晒太阳”,牛棚上铺设的光伏板格外引人瞩目。“我们在原有的960平方米牛棚外围新建了基础框架,建设了98.1kWp屋顶光伏。所发电量无偿用于村集体养殖合作社饮牛、照明、搅拌饲料等,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万元的收益。”屈年兴说。
除了光伏牛棚,通辽发电厂还调研了户用光伏开发建设的条件及可行性,计划第一批签订100户户用分布式光伏样板户,每户村民一年最多可获得2000元的土地租赁收益。“我们建的户用光伏的标准是高于地面1.5米、前后间距15米左右的,这样完全不影响村民庭院内的农作物正常生长。”屈年兴说。村民赵俊海是其中一户,“我哥去外地务工了,他家的地一直荒着,看着怪心疼的。没想到现在还能带来收益。”赵俊海的妹妹看着远处铺设的光伏板,喜笑颜开。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如今的花吐古拉,因为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催生出“一光两用、一地两用”的富民增收新路径。“农光一体”的创新型、集成化综合智慧能源方式,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将荒地变肥地,让农民在不影响庭院种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新的经济收入,真是天大的喜事。
在园区综合控制室里面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平时甚至是无人值守的状态。而对面深蓝色的LED大屏幕上,则清晰地显示着所有光伏系统的运行情况,记录着光伏发电的实时数据——光伏累计发电量为191.32万kWh。其中,花吐古拉农光互补累计发电量为132.91万kWh,四合屯农光互补累计发电量为58.41万kWh。
“这是由国家电投集团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综合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管控与服务平台,涵盖了能源监视、预测、分析、交易、运维、服务和‘三网融合’等功能。该平台的投入使用,可提高项目能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能源系统整体的动态可视化监视,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通辽发电厂检修工程部专工许剑介绍。
(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花吐古拉嘎查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基地工人正在金正有序的检修光伏设备)
作为国家电投的“样板房”工程,花吐古拉镇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实现了新能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是我市在乡村建设光伏电站的一次积极探索。该项目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增加新能源在电网中的份额,也促进了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缓解了能耗“双控”压力,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青青的草原上一块块光伏蓝板熠熠生光)
穿越花吐古拉,看到了能进行光伏供电,有语音提示、自动感应等功能的智能垃圾桶;能进行环保监测、安防监控、区域噪声监测、应急报警、LED照明的路灯;供村民使用的充电桩……虽然,这些新型光伏产品在我市投入使用的还比较少,但是通过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将为通辽市提供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今后打造绿色、生态、智能的生活坏境提供启发。
(通辽日报 赵彦臻 许媛媛 李娜)